临床上使用的抗凝剂不止于五种,常见有草酸钾、氟化钠、肝素、二乙胺四乙酸钠盐、枸橼酸钠等。使用哪种抗凝剂,需要在对血液进行相关分析时,根据具体的抗凝剂特性来选择:
1、草酸钾:常用于纤维蛋白原测定,通常不会产生特殊影响,但对于一般的钾离子、钙离子等相关离子检查,则不能选用;
2、氟化钠:由于其具有抑制烯醇化酶的作用,从而在抗凝的同时可以避免葡萄糖被发酵分解,进而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,并且可以避免血糖测定结果不稳定性;
3、肝素:可以进行血清电解质或者血气分析的抗凝处理,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之一;
4、二乙胺四乙酸钠盐:对淀粉酶、肌酸激酶等可进行抑制,一般不能选择用于钙离子、钠离子等物质的测定,因为会明显影响相关离子数值的准确性;
5、枸橼酸钠:经常被使用于血液制品,通过抗凝作用使得相关血液制品保存的时间更长。
此外,抗凝剂还有阿司匹林、硫酸氢氯吡格雷、华法林钠、阿加曲班、利伐沙班等,不仅局限于上述五类。虽然临床工作中抗凝剂种类繁多,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所要做的检查进行选择。
草酸钾/氟化钠 灰色头盖,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,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,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,草酸钾3份。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,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,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,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,推荐用于血糖检测。